MongoDB
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。由C++语言编写。旨在为WEB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。MongoDB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,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,最像关系数据库的。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,是类似json的bson格式,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。Mongo最大的特点是它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,其语法有点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,几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,而且还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。
集群模式
MongoDB主要有三种集群模式:主从模式、副本集模式和分片集模式。目前支持MongoDB副本集模式,副本集模式和主从最大的区别就是副本集没有固定的“主节点”;整个集群会选出一个“主节点”,当其挂掉后,又在剩下的从节点中选中其他节点为“主节点”,副本集总有一个活跃点(primary)和一个或多个备份节点(secondary)。副本集模式有很强的故障自愈能力。
创建集群
创建集群的步骤如下所示。
tip
前提条件
MongoDB中间件用户使用时需要在[管理工作台/集群管理]页签,对应的集群详情/集群插件中安装插件方可使用。
(1) 登录平台后,用户选择[所有产品/中间件/应用],选择对应的集群项目,点击MongoDB集群部署按钮,进入集群配置页面,如下图所示。

(2) 输入集群名称,选择版本,设置容器配置,选择节点调度为系统默认调度或者定义服务与节点亲和性,选择集群访问方式,配置集群副本集模式,下拉选择对应的存储,并配置存储的容量,配置集群访问的用户名和密码。
(3) 根据实际的需要配置高级参数,参数配置完成后,单击<创建>按钮,集群创建成功。
查看集群
基础信息
点击展开详情,进入“基础信息”可以查看新创建的数据库集群的参数、资源配置、实例副本等信息。

info
存储
切换存储,可以查看当前存储卷配置,如下图所示。

配置管理
配置管理可以修改“mongod.conf”文件中内容,从而对该数据库集群进行调优,重新编辑配置文件后,系统将重启该集群的所有实例,将进行滚动升级。

访问方式
可以修改数据库访问方式,修改网络出口等。
事件
切换事件可以查看集群创建过程中的事件,同时事件中将记录回滚、删除、扩容等操作。
日志
切换日志可以查看集群创建过程中过程,同时事件中将记录回滚、删除、扩容等操作
租赁信息
平台全局开启计费功能后,用户可以查看对应的租赁信息,点击租赁信息,可查看详细信息。
删除集群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删除”操作,删除集群。
重启集群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重启”操作,重启集群。
停止/启动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集群运行状态,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停止”操作,停止集群。
(3) 集群停止状态,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启动”操作,启动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