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abbitMQ集群
消息队列 RabbitMQ 基于高可用、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的 AMQP 协议产品。消息队列 RabbitMQ 兼容开源 RabbitMQ 客户端,同时具备高并发、分布式、灵活扩缩容等云消息服务产品优势。
RabbitMQ集群通过operator 和 CRD 方式在K8s集群中进行部署和维护,支持自定义集群配置,支持三节点、五节点、七节点数据持久化副本,支持集群监控指标对外暴露并通过Grafana进行展示。
创建RabbitMQ集群
创建RabbitMQ集群的步骤如下所示。
RabbitMQ对应的RabbitMQ Operator插件根据项目需要安装配置,由项目管理员以上权限的成员在项目维度安装对应的operator,方可部署该operator集群。
(1) 用户选择[所有产品/中间件/应用],选择对应的集群项目,点击RabbitMQ集群部署按钮,进入集群配置页面,如下图所示。

(2) 输入名称,选择版本,设置容器配置,选择节点调度为系统默认调度或者定义服务与节点亲和性,选择集群访问方式,配置副本数,下拉选择对应的存储,并配置存储的容量。
(3) 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配置高级参数,如下图所示。

(4) 参数配置完成后,单击<创建>按钮,集群服务创建成功。
访问方式
RabbitMQ有两个访问地址:一个是消息服务地址;另一个是管理门户地址。如果集群访问方式选择“仅在集群内访问”,那么只能通过集群内地址访问到消息服务地址,而无法访问到管理门户;如果集群访问方式选择“可在集群外访问”,那么可以通过集群内地址或集群外地址(内网或公网出口)访问消息服务,并且可以通过集群外地址访问管理门户。
集群模式
RabbitMQ集群是多副本部署模式,可以选择三节点、五节点、七节点,节点之间是相互备份关系,仅增加高可用性,不增加集群容量。
配置管理
平台提供高级能力,用户可以直接修改/etc/rabbitmq目录下的rabbitmq.conf文件,建议对RabbitMQ比较了解的用户使用。
修改容器配置
集群扩容只需在“基础信息”修改“资源配置”,然后重启集群即可。重启过程服务会中断一段时间,请合理安排。
删除集群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删除”操作,删除集群。
重启集群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重启”操作,重启集群。
停止/启动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集群运行状态,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停止”操作,停止集群。
(3) 集群停止状态,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启动”操作,启动集群。
RabbitMQ用户管理
RabbitMQ集群初始化默认用户是“guest”,初始密码支持用户填写。集群运行成功之后,可以使用集群外访问地址登录管理门户页面,然后在管理门户的Admin页面管理用户即可。
RabbitMQ监控
平台支持RabbitMQ exporter,支持通过外部将数据源信息可视化为相应的图表,便于用户掌握集群的运行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