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oKeeper集群
ZooKeeper的架构通过冗余服务实现高可用性。因此,如果第一次无应答,客户端就可以询问另一台ZooKeeper主机。ZooKeeper节点将它们的数据存储于一个分层的命名空间,非常类似于一个文件系统或一个前缀树结构。客户端可以在节点读写,从而以这种方式拥有一个共享的配置服务。更新是全序的。
使用ZooKeeper的公司包括Rackspace、雅虎和eBay,以及类似于象Solr这样的开源企业级搜索系统。
优势
info
note
创建一个Zookeeper数据库
(1) 登录平台后,点击服务目录[应用],点击Zookeeper的部署按钮,进入集群配置页面,如下图所示。

(2) 输入名称,选择版本,设置容器配置,选择节点调度为系统默认调度或者定义服务与节点亲和性,选择集群访问方式,配置副本数,下拉选择对应的存储,并配置存储的容量,配置集群认证方式,配置对应的集群密码。
(3) 根据实际的需要配置高级参数,配置页面如下所示。

(4) 参数配置完成后,单击<创建>按钮,集群创建成功。稍等片刻后,查看Zookeeper数据库。
查看集群
基础信息
点击展开详情,进入“基础信息”可以查看新创建的数据库集群的参数、资源配置、节点调度、实例副本等信息。

info
配置管理
配置管理可以修改zoo.cfg
文件中内容,从而对该数据库集群进行调优,重新编辑配置文件后,系统将重启该集群的所有实例,将进行滚动升级。
容器监控
用户点击监控页签,进入集群服务监控页面,监控的参数有CPU、内存、网络、硬盘等参数。
访问方式
可以修改数据库访问方式,修改网络出口等。
事件
切换事件可以查看集群创建过程中事件,同时事件中将记录回滚、删除、扩容等操作。
日志
切换日志可以查看集群创建过程中过程,同时事件中将记录回滚、删除、扩容等操作
租赁信息
平台全局开启计费功能后,用户可以查看对应的租赁信息,点击租赁信息,可查看详细信息。
删除集群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删除”操作,删除集群。
重启集群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重启”操作,重启集群。
停止/启动
(1) 点击集群名称链接,进入集群详情页。
(2) 集群运行状态,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停止”操作,停止集群。
(3) 集群停止状态,点击右上角“其他操作/启动”操作,启动集群。